逆旨害民(出自《功過格》)
【原文】淳熙初,司農少卿王曉,嘗以平旦,訪給事中林機。時機在省。其妻,曉侄女也,垂淚訴曰,林氏滅矣。驚問其故。曰,天將曉,夢朱衣人持天符來,言上帝有敕,林機逆旨害民,特令滅門。遂驚寤,今猶仿佛在目也。曉曰,夢耳,何足患。因留食,待林歸,從容叩近日所論奏。林曰,蜀郡旱,有司奏請十萬石米賑濟,有旨如其請。機以為米數太多,蜀道難致,當酌實而后與,故封還敕黃。上諭宰相云,西川往復萬里,更待查報,恐于事無及,姑與半可也。只此一事耳。妻泣告以夢,機不自安,尋以病歸,至福州卒。二子亦相繼夭,門戶遂絕。[按]天為民而立君,君為民而設官。民者,國家之赤子,而社稷之根本也??v使君言不當賑,而臣猶當言賑。君言當濟以少,而臣猶當言多。君言賦額不可虧,而臣猶當議減。如此謀國,方為盡忠。其福及蒼生,正其流芳百世。雖壽考康寧,子孫榮盛,不足報其功也。茍或君言催科當緩,臣偏曰國用難濡。君言民已困而當通變,臣偏曰額已定而難紛更。如此舉動,名為諂諛,名為逢迎,名為戀官而保妻子。其為民斂怨,正其為國招尤。雖身遭投竄,門戶滅絕,豈足償其罪哉。覆轍昭昭,前車不遠。
【譯白】宋朝淳熙初年,司農少卿王曉,有一天清晨探訪給事中(官名)林機。當時林機在官署。林機之妻是王曉的侄女,她流著淚對王曉說:“林氏要滅門了?!蓖鯐泽@問其故。她說:“天將亮時,我夢見朱衣人拿著天符來,說上帝有敕令,林機違抗皇帝旨意,危害百姓,特此命令林氏滅門。我頓時驚醒,至現在夢境還歷歷在目。”王曉說:“做夢罷了,何足怕?”于是留下來吃飯。等到林機回家,——詢問近曰朝中所討論之奏書內容。林機說:“四川旱災,有官吏上書奏請十萬石米賑濟,皇帝有旨準其奏。我認為米數量太多,蜀道艱險,運輸不便,當待核實清楚后再給糧米。所以封還了圣旨。皇上諭令宰相說:‘西川往返萬里,若待查報核實,恐怕來不及了,姑且先給五萬石吧?!挥写艘患隆!逼拮涌拗嫫渌鶋?,林機聽了也忐忑不安。不久就因病告退歸鄉,一到福州即去世了。他的兩個兒子也相繼夭亡,從此門戶遂絕。[按]上天為百姓而設立君主,君主為百姓而設立官吏。百姓是國家之赤子、社稷之根本??v使君主說不當賑濟,而臣子猶當請求賑濟。君主說當少賑濟些,而臣子猶當請求多賑濟些。君主說賦稅不能缺少,而臣子猶當建議減少些。能如此為國為民謀福利,方為盡忠。其福能澤及蒼生,正因此而流芳百世。雖享長壽康寧、子孫繁榮昌盛,也不足以回報其功德。假如君主說催收賦稅當緩一步,而臣子偏說國庫空虛而費用不夠。君主說百姓已困苦不堪,當把賦稅變更一下,而臣子偏說賦稅份額已定而難以更改。如此舉動,名為諂諛、名為逢迎、名為戀官而圖封妻蔭子。其使民積怨,也正因其而為國招亂。即使身遭流放、滅絕門戶,又豈足以償還其罪?前車之覆轍,后車之殷鑒??!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錄:逆旨害民
看網友對 逆旨害民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