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主存孤(出自《懿行錄》)
【原文】明李崧者,龔氏乳媼之夫也。媼死,所乳兒錫爵,五歲而孤,家奴欲殺之而有其產。崧夜負而逃,及城門,門閉。崧跪而號,掌門者憐而出之。走雪中五日夜,依兒外家沈氏。沈見其撫兒有恩,深感之,故其僮仆,皆得奴使,時殘杯冷羹,不得與。然卒不愿。兒后成進士,念崧不置。而崧短衣力作,如窮時。錫爵命子孫世世祀之,弗替。[按]欲報崧恩,當修福事薦之,方得沾惠。如徒曰祭之而已,則其得享與否,未可必也。無如世俗所知,不過如此。譬如兒童,當忿怒時,極其分量,不過啼哭而止。一哭之外,豈復有他長哉。
【譯白】明朝有位名叫李崧的人,是龔家乳母的丈夫。乳母死時,其所乳之龔家小孩錫爵才五歲,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。龔家的家奴想殺死小主人而占有其家產。李崧連夜背著錫爵而逃。至城門,門已關閉。李崧跪著號哭,守門人因可憐他們而放其出城。他們在雪中走了五天五夜,投奔錫爵的舅舅沈兆。沈兆見李崧夫婦如此恩養外甥,深受感動,待他如家人一般。沈家僮仆都任由李崧支使,也不讓其吃家人剩下的飯菜。但他始終不愿接受其優待。后來,錫爵中了進士,一直念念不忘李崧的恩德。而李崧仍舊穿著短衣,努力勞作,一如當初貧窮時。李崧死后,錫爵命子孫世世代代祭祀李崧夫婦。[按]要報李崧之恩,當修福超度他,才能使他得到真實利益。若只是徒勞的祭祀,他是否能來受享還不一定呢。無奈世俗之人所知道的不過如此。譬如兒童,當其憤怒時,充其量不過哭啼而已。除一哭之外,豈有他法?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錄:為主存孤
看網友對 為主存孤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