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書被印光法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奇書,在佛教界被認為是準佛經。全書以佛教思想為主線,融匯諸宗,歸心凈土,深刻地詮釋了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三教文化,匯集了許多傳說軼聞、歷史故事,契理契機,雅俗共賞、啟迪智慧,有益于勸人為善、濟世救人、凈化心靈。本書不僅適合于佛教界人士閱讀,對廣大普通讀者也會有所教益。但是,像這樣一本對社會道德極有勸化作用的善書,在近代漸漸消逝,今天的讀書人就很少知道這本書的名字了。這就是我要寫作《安士全書白話解》的初衷。
回憶我學佛的歷史,把我引入佛門的應該就是《安士全書》。回想我當初在老家湖南時,書生意氣,找不到人生的歸宿,很是苦悶。有一天,經人引見,遇到一位老出家人,經他開導后,即送我一套安士全書,從此我才知山外有山、樓外有樓,大千世界原來如此,不覺悲從中來,此時即發愿要譯注此書,讓這一文化瑰寶以嶄新的面貌再出現在世人面前。當時我赴廣東幫助香港居士何澤霖先生弘法,與《廣東佛教》編輯部主編黃禮烈居士相識,黃主編催促我完成這一愿望,我每譯注一部分,他就在《廣東佛教》上刊登,并發動助印,沒有多久就出版了《安士全書白話解》。此書第一版出來后,很受歡迎。現在黃老居士已經往生,而最早送我書籍的那位老僧也已經圓寂,他的弟子為他建塔,三年后發現他肉身不腐。
2000年我在北京,重閱舊作,發現廣東的版本還有不完美的地方,發愿修訂再版。為了這套書的公開出版,從定稿到審批,花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,這次審批通過得以公開出版,算完成了我一樁心愿。我的譯注,包括原文、譯文、注解,另外還有我自己的發揮。仍舊按照《安士全書》的原來體例,分為四部,約60多萬字(不包括原文)。
本書的出版得到了佛教界知名人士的支援。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《佛學研究》主編吳立民教授題寫書名,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周紹良先生在重病中為本書提字,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傳印法師為本書作序,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、《法音》主編凈慧法師給予了親切的關懷。在此一一表示謝意!正如傳印法師在序言中所說:‘愿《安士全書白話解》的出版,帶給讀者諸多人生的啟迪,讓傳統美德在今天繼續發揚光大!’
看網友對 《安士全書》需要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