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饤余業(出自《觀感錄》)
【原文】常熟顧順之,寓無錫,素茹齋。康熙庚戌二月朔,瞑七晝夜蘇,曰,見道人約往聽經,至其處,前法堂講金剛經,后法堂講報恩經。講畢云,茹齋者堅心念佛,食肉者務戒殺生,一可超度父母,二可消己罪業。少頃,忽見母在血池中哭,螺螄,蚯蚓繞身。道人云,汝今生之母已度,此過去母也,因其好食肥鴨,故群類繞身耳。須念往生咒度之。遂覺。【短(duan)饤(ding),將食品堆迭在器皿中擺設出來】[按]世俗稱孝,止于一世。佛門盡孝,廣利多生,所以為大。
【譯白】清朝江蘇常熟顧順之,寄居于無錫,一向持齋食素。康熙庚戌二月初一,昏睡七晝夜才蘇醒。說:“有一道人約我去聽經。來到某寺,前法堂講《金剛經》,后法堂講《報恩經》。講經完畢,法師又開示說:‘持齋食素者要堅心念佛,食肉者務必要戒殺放生。一可超度宿生父母,二可消除自己罪業?!粫?/span>兒,忽見母親在血池中哭泣,許多螺螄蚯蚓纏繞其身。道人告訴我:‘你今生之母已超度,此是你過去世之母。因為她在世時喜歡食肥鴨,所以有群類繞身報應。你須念《往生咒》超度她,于是就醒來了。”[按]世俗所稱之孝,止于一世。佛門盡孝,能廣利多生多世,所以其孝最大。
摘自《安士全書》萬善先資:短饤余業
看網友對 短饤余業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