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[發(fā)明]人之所以獨貴者,以其口之能言也,亦以其手之能書也。手能書,則手亦能言矣。然口之所言,僅聞一室。手之所言,可達萬里??谥?,止于當時。手之所言,可垂后世。口之所言,人以耳聽。手之所言,人以目聽??谥?,片時即疲。手之所言,千秋不倦。甚矣。字之有功于人也。世間若無文字,則官吏無以為治,政令無以為憑,豈獨家不能家,亦且國不能國矣。人之受恩于字者如此,而謂字紙可輕棄乎。◎字紙固不可棄,字尤不可棄。不順乎親,終身棄去孝字。不友于昆,終身棄去悌字。如是逐一檢點,則字之為我棄者多矣。若夫裹物糊窗,狼藉委置,則所棄者,不過字紙耳。◎或疑蒼頡造字,開萬古文字之源,但當天為雨粟耳,奈何鬼復夜哭乎。不知世間文字,既有正用,即有邪用。天之雨粟,因正用也。鬼之夜哭,因邪用也。
【譯白】[發(fā)明]人之所以比其他物類尊貴,是因人口能說話,手能寫字。手能寫,則手也能代口說話。但口之所言,僅能使一室聽聞;而手之所寫,可達萬里之遙。口之所言,只能使當時聽到;手之所寫,可流傳于后世??谥?,人用耳聽;手之所寫,人用眼看??谥裕碳礋o;手之所寫,千秋長存。由此可見,文字大有功于人類啊!世間若無文字,則官府無以為治,政令無以為憑。不但家有所不能齊,而且國也難以為治啊!人得于字之恩如此巨大,那么有字之紙可輕易隨便丟棄嗎?◎字紙固然不可丟棄,字所表達的意義尤其不可丟棄。若不敬順雙親,是終身丟棄了孝字。不友愛兄弟,是終身丟棄了悌字。如此逐一檢點,就會發(fā)現字被我等丟棄的太多了。至于用字紙包東西,糊窗戶,隨便亂堆亂放,所丟棄的不過是字紙罷了?!驌痘茨献?本經訓》記載,往昔倉頡作書,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有人懷疑倉頡造字,既開辟了萬古文字之淵源,上天雨粟是應當的,為何還有鬼神夜哭呢?不知世間文字,既有正用,就有邪用。上天雨粟,是因為文字正用之緣故。鬼神夜哭,是因為文字邪用之緣故??!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(jié)錄:勿棄字紙
看網友對 勿棄字紙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