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附征事三則
遭遁不悟(出自《文昌化書》)
【原文】帝君曰,蜀郡之民多機變,巧于求利。東郭黎永正,本工輪輿,厭其作重而貨遲,乃改業治斗斛,尋又治權衡。逾年,人有以深斗重稱為囑者,倍取其值而與之。又能作空中接絲之稱,折底隆梁之斗。其術愈精,其用愈廣,其孽愈重。予乃遣里域神段彥,于其夢中撻之,寤而未悔。復使其兩目廢明。年未四十,妻棄而他之,二子生而亦盲,苦態萬狀。然彼舍此,別無生理,于是以手代目,揣摩廣狹,臆度長短,以應人求。左手五指,朝傷暮殘,膿血甫干,尋復被苦,至于指節零落,不能執持。然后行乞于市,自道其罪,三年而死。二子亦相繼餓殍。由是用其斗稱者少戢焉。[按]紹興有人,僦居蘇郡,巧作烊銀罐偷銀。康熙丙子年七月初三日,正作此器,忽有人揭去其頂上之屋瓦,彼伸手掩之,雷忽劈去其半臂。身雖未死,然不能舉一物。故器用之稍涉于欺者,皆有干于造物者也。
【譯白】文昌帝君說:“成都之民多有心計,巧于求利。城東黎永正,本來是造車的,他嫌造車活重且賣得慢,就改為造斗、斛,不久又造秤。一年后,有人囑咐他做深斗重秤,加倍給他錢。他還能做空中接絲之秤和折底隆梁之斗。其手藝越精,使用其制作品的奸商就越多,他所造的罪孽也越重。我派遣里域神段彥,在其睡夢中鞭打他。他醒后仍不悔改。又使他雙目失明。年紀未滿四十,妻子棄離他,與人私奔,兩個兒子生來即瞎眼,備受諸苦。然而他認為除做斗秤外別無生存之路。于是用手代替眼睛,揣摩斗的大小、臆測秤的長短,以滿足奸商的需求。左手五指,早傷暮殘,膿血剛干,又被傷破。以至于手指節七零八落,任何東西都不能拿了。后來只得沿街乞討,自說己罪,三年而死。兩個兒子也相繼餓死。從此使用他所做的斗秤的人也稍稍收斂了些。”[按]清朝浙江紹興有個人,在蘇州租房居住,他巧于把銀子烊成各種容器,在制作過程中偷人銀子。康熙丙子年七月初三,他正在制作銀器,忽然有人揭去其屋頂上之瓦,他伸手去遮掩,雷忽然劈去其半只胳臂。身雖沒死,但從此不能舉任何一物。所以器物用具只要稍一涉及欺騙的,都會干犯造物者所忌。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錄:遭遁不悟
看網友對 遭遁不悟 的精彩評論